行业资讯

关注益模,洞悉智能制造技术动态,关注卓越工厂,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数智化转型的南海模式:产业链协同打造中小企业的“小示范”

发布时间:2022-07-13 作者: 浏览量:2799

制造业数智化,是一张门票。

龙头企业率先“购票”进场,掀起浪潮,乘风破浪;而一大批中小企业仍站在门外观望、踌躇,购票无异于一场“豪赌”。它们急需“引导员”清晰地告知,进场后能看到什么风景,有什么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优惠购票。这是当前佛山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最直观的场景,最关键的痛点。

产业结构被形容为“星星多、月亮少”的佛山南海,开始了针对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新路径的探索:一方面,通过政策手段在各个环节降低“进场”门槛,另一方面,由专业服务平台牵头“结对”家具、五金、模具等传统产业集群,支撑中小企业加“数”转型,推动产业链协同聚变。

本期,南都记者走访北明数科、圆方数科、益模(佛山)智能、新瑞智安等多家专业数智化转型服务商,看南海推动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抱团转型和打造“小示范”标杆的路径、实践和挑战。

 

现状

都在谈转型

中小企业急需“领路人”

在数智化浪潮中,维尚家具、一方制药、华兴玻璃、一汽大众等南海头部企业早已进场尝到了“头啖汤”。但无论是南海区还是佛山市,数智化转型不仅是单一维度的龙头企业转型,而是基于产业链、包含大中小企业的制造业全面升级。

今年5月,南海密集召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,重点讨论五金、家具等南海传统产业转型的难题。6月,一场产业链数智化协同转型大会召开,圆方数科、新瑞智安、益模(佛山)智能分别牵头定制家居、泛五金、模具三个产业集群的数智化协同转型。南海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: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,产业集群协同转型是路径。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南海区明确提出了今年的目标:力争打造10家各级数智化示范工厂、30个数智化示范车间,并将累计推动超过1700家规上企业开展数智化转型。

当前,南海规上工业企业超4000家,占佛山的46%;2021年产值超200亿的产业集群有13个,传统产业集群占了10个。这里无疑是一块不折不扣的数智化转型“黑土地”。而现实状况是,当中大量的中小企业,在探索数字化过程中仍在摸着石头过河。

“企业老板们都意识到转型是必然的,甚至紧迫的。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转了之后,能不能比现在过得好?”在益模(佛山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青看来,眼下,中小企业虽有着迫切转型诉求,却急需一个“领路人”给予清晰的指引。在目前政府大力推动下,对于企业不想转、不敢转、不愿转,作为专业的转型服务商,益模都能给出相对应的答案:“不想转,我们先给企业体检,告诉你应该怎么转;没有钱,不敢转,可以申请数字贷和补贴。不会转,我们告诉你路径,给你工具包。”

“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两大痛点,一是缺少专业人才,管理流程理不顺,数智化见效慢;二是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。”新瑞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强表示,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点在于,需要由专业服务商设计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、组织开展转型。显然,对产业集群里的中小企业而言,数智化转型不仅要有“头雁”,更需要有既懂转型也懂行业的服务商牵头,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转型痛点,为他们“问诊”“开药”。

 

政府发放大礼包

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

“数字化转型一定是‘一把手’工程,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老板要有这个意识,才能自上而下推进。”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、广东北明数科湾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忻表示,过去给佛山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培训,来的大部分是财务,这两年越来越多老板真正参与到培训中。

“不想转”的顾虑逐步抛开,南海数智化转型的进程已经从“做不做”进入“如何做”。

有一组数据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转型的热情:从去年10月至今年6月中旬,南海累计数字贷备案项目达280个,超过全市备案项目的一半,累计备案金额49亿,占全市近40%,已发放贷款金额达6.7亿元,位列全市第一。

中小企业转型需求旺盛,区内的转型力量供给也充足。目前,南海已经汇聚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企业超过100家,被誉为覆盖转型进程全链条的数智化服务“百家军”。其中不乏腾讯、京东、工业富联、徐工汉云等头部企业。

如何让供需高效对接起来?南海区政府发放的“大礼包”就是重要链条。

去年南海区政府拿出65亿支持企业数智化转型,至今已经投入22亿。尤其在奖补方面,从数字化诊断、基础网络建设、数字化智能化软硬件购置,到人才培训、经验交流等公共服务活动等,企业在推进转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扶持。

“大礼包”持续升级。今年4月,南海推出的“0元诊断”活动,组织多家服务商向区内企业直播带货,吸引了超过5000人次的参与价值超200万元的数字化诊断名额被一抢而空。6月,南海再发布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名单,共97个工业互联网服务产品入选;同时推出由23家转型服务商的40项产品组成的“免费工具箱”,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拥抱数智化的门槛。

 

探路

深入调研

挖掘产业集群“共性痛点”

“隔行如隔山。”这是广府地区的一句谚语,形容的是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壁垒。在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,这句话同样适用。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更是如此,不是简单买一套系统,而是要充分考虑系统与行业之间的适配度,针对企业痛点精准投入。

深耕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16年的益模,在4年前进入佛山市场的时候,做了深入行业摸底。“模具是工业之母,市场上80%的产品都离不开模具,但是由于模具制造属于典型的单件小批量离散型生产模式,具有难加工、周期长、精度高、技术要求高等特点,这就让模具行业成为一个重研发、重投入,品类多、规模小、产值不高的传统产业。”魏青介绍,在南海4+6的战略产业集群中,配套的专业模具厂只占20%~30%,余下的大部分是产品制造企业自有的模具部门,但整体比例也不足产品制造厂的50%。前者以中低端模具订单为主,面对市场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,研发和设备投入加大,生存压力也大;后者模具车间与量产车间的内部沟通相对封闭,常常与零部件生产的注塑、冲压、压铸环节脱节。由此,往往导致南海的中高端订单外溢到东莞、深圳等地。

“最关键是人才问题,老师傅一旦离职,他所掌握的技术没能形成数据沉淀下来就流失掉了,影响产品出品;而年轻人也因为刻板认为模具行业辛苦而不愿意进入工厂。”在她看来,要给模具企业上数字化就要直击这些痛点,对内固化产品数据、提升品质和效率、降低成本;对外优化供应链管理,探索共享制造,释放产能。

 

先做减法

从“入门”到“进阶”

新瑞智安的办公地点,在有着“中国日用五金之都”美誉的南海丹灶。这里现有各类五金制品企业约6700家、工业年产值超300亿元,从业人员约8万人。2020年10月,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《关于开展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同意由新瑞智安牵头组建产业联合体,开展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,培育建设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合。

和模具行业类似,五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也面临着市场生产方式转变的冲击。“以前产品不愁卖,企业可以做好一大批放着卖出,现在产品迭代快,如果还是高库存的生产方式,成本提升,各个环节还会鸡飞狗跳。”崔强表示,企业要上数字化系统解决这些问题,前提就是先把生产和管理流程优化。崔强说:“对中小企业来说,数字化就是以管理优化为主,用轻量级的系统进行各个环节的链接,先实现数据的共享。”崔强总结,其实就是先把流程梳理好、材料备好,后续生产自然就会顺利进行。

王忻在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“中小企业千万别把数智化想得太高深,现阶段就是解决生产的问题,把生产流程捋顺,把机器零零碎碎的数据归集到系统上,形成可视化。”

此外,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分步走。他以家具行业举例,由于生产工艺和制造特别复杂,不一定要全流程都用数字化,“生产沙发,该手工拉皮就用手工,但是设计环节、仓储环节都可以先做数字化。”

 

打造“小标杆”

给中小企业释放信心

在南海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,“头雁企业”对“腰部企业”的带动作用显著。“在南海来讲,打造一批中小规模的数字化企业,要比大标杆有价值得多。”在崔强看来,在开展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两年以来,很多企业已开始踏上数字化之路,这些企业的示范效应又不断带动新的一批企业加入转型队伍。

中小企业的信心,需要从这些可望又可及的“小标杆”中树立起来。“在给企业讲解的时候,我们把整体规划做得再好、流程和系统解释得再清楚,但碍于资金、人才甚至管理水平、管理方式的制约,企业还是相信眼见为实。”崔强说,当他真正走进跟他体量差不多的企业,看到别人的效果,才会放下顾虑。

然而,“小标杆”并非一个统一模型。崔强解释,数字化转型更偏向是定制化的服务,服务商在通过大量的调研,提取出行业共性后,可以归结出几种类型的模式,再生成系统模型。“小标杆”的意义在于,这种模型可能放在几个工厂里都合适,但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,因此,在具体到每个企业的时候,这些具有很强逻辑性和广泛适配性行业通用模型,能够结合企业生产细节进行变形。“比如有的企业模具部门只有几个人,如果为了上数字化还要专门招一批人,企业是不愿意的,那我们就是该简化的简化,该灵活设置的灵活设置,我们还推出中小企业版本的系统。”魏青说道。

 

全链路数智化

上下游企业协同聚变

“在严峻的市场面前,任何一家企业的力量都是微弱的,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才能带来竞争优势。”6月15日,南海举行了产业链数智化协同转型大会,维尚集团董事长李连柱分享了作为“链主”企业对产业链数智化的思考。

在维尚五厂的大数据平台看板的旁边,展现着整个“数字化家居共生生态系统”,十大品类,5000多种商品实现全屋配齐。支撑这个全屋、全品类、全流程数字化的,一个是平台、一个是集群。

拥有IT基因的维尚正是从圆方软件转型而来,如今依托平台和集群发展,圆方科技又转过身来为产业链升级赋能。 “圆方在装修、建材和家具行业摸爬滚打近30年,已经成为涵盖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管理全方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及信息技术引领者,为传统家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设计、智能制造、数字化管理、云计算等全价值链综合解决方案。”圆方软件总经理张庆伟表示,按目标,圆方数科作为圆方软件的全资子公司落户南海后,以开放姿态将圆方、维尚的发展经验对外赋能,为不少于50家维尚的上游供应商和商业协同伙伴带来转型服务,以打通定制家居产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。

从单个数字化工厂建设,到延伸产业链上下游,联动骨干企业、中小企业协同转型,实现整体产业集群向中高端迈进,是佛山推动数智化转型的愿景。

“现阶段,我们正尝试引导这个行业从专业化定位做标准化,当沉淀了足够的工艺数据,我们就可以做整个行业的标准化,最后实现整个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共享制造。”魏青表示,单个数字工厂建设只是1.0阶段,进入2.0时代,就是要搭建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涵盖模具设计、制造、试模调模、小批量试制、金融支撑等,贯穿整个模具的全流程,“一条龙解决,拉通整个产业链条。”

在这个平台上,有两个关键词。一是共享。就像在美团找一个餐厅吃饭,我们可以看到餐厅擅长做什么菜,可以在线订位。在工业平台上的逻辑也类似,平台上能够清楚知道每个区域有多少模具制造厂,产能负荷状态如何,可以线上沟通下单,可以联动金融机构解决付款、贷款问题,最终实现产能共享。

另一个关键词是协同。魏青举了一个瓶子生产的例子。当工业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瓶子,我们可以在平台上找到拥有共性参数的模具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,节省重新设计的时间。同时还能引入模具经纪人的服务,相当于让工业设计师把整个模具环节外包,经纪人依托自身的经验和资源,快速在平台上匹配模具生产和小批量试产环节。

此外,借助于平台的数据积累、资源链接,未来可以开展数字化复合人才的培训,推动行业整体发展。

 

愿景

产业集群抱团

推动南海制造业迈向中高端

按照此次南海定制家具、泛五金、模具产业集群”结对“专业服务平台的愿景,新瑞智安将计划推动有为五金制造共享平台上线,目标是推动实现平台及服务产品数量超过8个,打造7个以上不同类型标杆企业、70家以上企业上平台、500台设备联网上云,合作伙伴招商不少于8家;参与集群转型升级企业整体订单引流增长18%、提升生产效率20%、缩短交付周期20%、缩减库存积压资金35%,为企业培育精益人才,提高集群企业生产管理水平。

由益模牵头的模具产业集群转型的短期目标是,在2022年12月前为不少于20家核心骨干企业、200家上下游企业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方案,服务签订的合同额不低于2000万元,组织行业专业培训800人次,并在集群区域内建立1个5G体验标杆,1个区域共享制造平台(南海)。

崔强表示,一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只是行业本身,更与相关的行业联动,产生衍生效应。南海当前拥有超100家数智化转型服务商,涵盖软件系统提供商、平台综合服务商、诊断服务商、机器人服务商等。

“每个服务商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很多时候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在南海,市场足够大,服务平台聚集在这里,也形成了自身的产业生态。”王忻说。

服务平台的集聚发展,事实上是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分支,推动南海高端服务业的提升。而回归到制造业范畴,模具、五金、家具、汽车零部件、装备制造……南海的产业集群之间本就有着较强关联,一个产业集群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,将激发南海,乃至佛山制造的生命力,推动本地制造业迈向中高端。

 

专题策划:裘萍 何惠文

统筹:路漫漫 黄琼红

采写:南都记者 关婉灵 路漫漫  实习生 张舒婷 刘芹宇

摄影:南都记者 郑俊彬

编辑:路漫漫

更多报道请看专题:佛山数智变革

特别说明:本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·南都佛山

以客户为中心,用心解决您的需求

立即咨询